|
曉行聞鶯 / 作者:李廌 |
花梢未動雨中聽,催遍園林百果成。
六月不知春色盡,五更來伴夏雞聲。
樹頭蕭瑟長風過,馬上瞢騰短夢驚。
勸汝無言歸舊谷,先秋番次候蟲鳴。
|
|
曉行聞鶯解釋: 《曉行聞鶯》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早晨行走時聽到了鳥兒的歌聲,
雨中花朵還未搖晃,但果實已經成熟。
六月的時候不知道春天的色彩是否已經結束,
清晨的五更時分,夏雞的鳴叫陪伴著。
樹梢上的風吹得蕭瑟凄涼,
騎馬行進時,突然瞥見一陣短暫的夢驚擾。
勸告你不要言歸舊谷,
因為初秋已經到來,蟋蟀開始鳴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早晨的景色和聲音,在雨中聽到鳥兒的歌聲。詩人通過描寫花朵未動但果實已成熟的情景,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變遷。詩中提到的六月不知春色盡,五更夏雞的鳴叫,以及樹頭蕭瑟長風過,馬上瞢騰短夢驚,展示了一天的開始和忙碌的生活。最后,詩人勸告讀者不要停留在過去,因為初秋已經到來,蟋蟀開始鳴叫,預示著季節的變化。
賞析:
《曉行聞鶯》以細膩的描寫和悠揚的韻律展現了清晨的景色和氛圍。詩人通過雨中花未動而果實已成熟的形象,傳達了時間的變化和生命的不斷前行。詩中的意象豐富多樣,如鳥兒的歌聲、夏雞的鳴叫、樹梢上的長風等,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生動感和美感。詩人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帶領讀者感受清晨的寧靜和充滿活力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最后的勸告則以深遠的意味提示讀者珍惜當下,勇敢面對變化,不要執著于過去。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清晨的場景,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變遷。它富有感情和哲理,讓人在賞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變幻無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