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康節家西軒竹張福夷兄弟求詩 / 作者:李廌 |
種花鄙弱植,種柳惡連陰。
主人種竹意,闓爽見靈襟。
猗猗復勁節,凜凜況虛心。
晚歲示貞操,清風應好音。
扶疏高軒下,眾景為蕭森。
世襲萬戶封,奚取千畝林。
|
|
張康節家西軒竹張福夷兄弟求詩解釋: 《張康節家西軒竹張福夷兄弟求詩》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張康節家西軒竹的景象,以及張福夷兄弟對詩詞的追求和對清風雅韻的向往。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種花鄙弱植,種柳惡連陰。
主人種竹意,闓爽見靈襟。
猗猗復勁節,凜凜況虛心。
晚歲示貞操,清風應好音。
扶疏高軒下,眾景為蕭森。
世襲萬戶封,奚取千畝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張康節家西軒竹為主題,通過描繪不同植物的特點和主人對種植竹子的熱愛,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詩的開頭,作者提到種花和種柳,暗示花和柳的弱小和不足,與竹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竹子作為主人的選擇,展現了主人追求清雅、高潔的品性和審美趣味。
接著,詩中描繪了竹子的特點,用詞猗猗、勁節、凜凜,形容竹子的生長狀況,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主人的精神狀態。竹子的柔韌和堅韌,象征了主人內心的虛懷和堅守的品質。
在晚年,主人通過種植竹子表達了他對貞節操守的堅守,對高尚品德的追求。他期待清風吹拂竹林,傳達出一種高雅、純凈的音樂,暗示了主人對于精神凈化和心境寧靜的追求。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主人的高軒和周圍景色,竹子的扶疏和高聳使得周圍的景色顯得幽靜凄涼,給人一種深遠的意境。詩的最后提到世襲萬戶封和千畝林,暗示了主人家族的顯赫地位和莊園的廣袤,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主人對竹子的選擇和對精神追求的堅守。
整首詩詞通過對竹子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高潔品質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同時,通過與花、柳等植物的對比,凸顯了竹子的獨特之處。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理想和追求的情感,給人以靜謐深思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