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華 / 作者:李廌 |
太華復何如,名山控西極。
忽從天地分,屹立三萬尺。
天維西北傾,扶持藉為壁。
風雷出毫末,日月轉兩腋。
秦川散余秀,長空借殘碧。
支離別周甸,指掌觀禹績。
因知方岳重,奚睹介丘憶。
蒼旻仰猶高,厚載真有力。
|
|
太華解釋: 《太華》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太華山的壯麗景色和其在自然界中的崇高地位。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太華山再怎樣壯麗,也控制不住西方的極限名山。突然間,天地分離,太華山屹立在三萬尺的高峰上。天空向西北傾斜,太華山扶持著天空,成為一道天然的屏障。風雷在太華山的毫末間產生,太陽和月亮在它的兩側轉動。秦川散發出余霞的美麗,長空借太華山的殘碧作為背景。支離的山巒分布在周圍,指掌之間可以欣賞到禹王的偉績。因此,我們知道方山和岳山的重要性,為什么不去看一看介休的美景呢?蒼天高遠,向上仰望還是那么高,承載著真實而有力的力量。
詩詞《太華》通過對太華山的描繪,展示了其壯麗的景色和崇高的地位。太華山作為名山,被描繪為高聳入云、天地分離的存在。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描述了風雷出現在太華山的毫末間,以及陽光和月亮在太華山兩側轉動的景象,營造了一幅山光水色的美麗畫面。詩人以秦川散發余霞和長空借殘碧為背景,突出了太華山的獨特魅力和地位。詩人還以支離的山巒、禹王的偉績等景觀,增添了整首詩的層次感和豐富性。最后,詩人以蒼天高遠、承載真實力量的方式表達了太華山的壯麗和崇高。
整首詩以其形象生動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示了太華山的壯麗景色和獨特地位,讓讀者在閱讀中仿佛親臨太華山,感受到山峰的雄偉和自然的力量。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詩人也傳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對大自然奇妙變化的贊美。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展現了宋代詩詞的優美風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