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寶應(yīng)寺 / 作者:李廌 |
雨後秋風入翠微,我來仍值晚涼時。
山遮日腳斜陽早,云礙鐘聲出谷遲。
故國空余煙冉冉,舊宮何在黍離離。
興亡滿眼無人語,獨倚欄干默自知。
|
|
游寶應(yīng)寺解釋: 《游寶應(yīng)寺》是宋代李廌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后秋風吹入翠微,
我來此處仍感受到晚涼的時刻。
山巒遮擋了太陽的余暉,
云霧妨礙了鐘聲從山谷傳出的時刻。
故國已空,只余煙霧繚繞,
舊宮宏偉的建筑如今何處?
興衰之事在眼前,無人言語,
我獨自倚在欄干之上,默默自知。
詩詞以描繪雨后秋風吹拂下的景象為開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中的涼爽和靜謐,為后面的情感表達做鋪墊。詩中的山巒、云霧和鐘聲的描繪,以及故國的空曠和舊宮的消失,暗示著時光的流轉(zhuǎn)和人事的更迭。
作者通過"我來仍值晚涼時"和"興亡滿眼無人語,獨倚欄干默自知"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詩中的"獨倚欄干"意味著作者孤獨的心境,他在回望故國興衰的同時,也自省自己的處境。
整首詩情緒淡然而內(nèi)斂,通過凄涼的景象和孤獨的心境,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個人命運的思考。這種情感表達與宋代詩人常見的憂國憂民的主題相呼應(yīng),同時也展現(xiàn)了作者對時光流轉(zhuǎn)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和獨立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