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池 / 作者:李廌 |
臨池苦學書,池水為變色。
終朝坐忘疲,揜卷每自得。
滋靈蚌孕貴,飫餌魚腹溢。
回堂映茂草,玄源漱白石。
祗恐驪龍飛,蜿蜒上丹極。
|
|
墨池解釋: 《墨池》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作者臨池苦學書法的情景,以及池水的變化。下面是《墨池》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墨池
臨池苦學書,
池水為變色。
終朝坐忘疲,
揜卷每自得。
滋靈蚌孕貴,
飫餌魚腹溢。
回堂映茂草,
玄源漱白石。
祗恐驪龍飛,
蜿蜒上丹極。
譯文:
站在池邊苦心學習書法,
池水因此變得深沉濃郁。
整日坐在這里,疲倦都被忘記,
拿起毛筆,每次都自得其樂。
滋養著生命的蚌背負著尊貴,
喂養著的魚肚子里溢滿了食物。
回到寬敞的堂屋,映照著茂密的草木,
用墨池清洗毛筆,漱洗著潔白的石頭。
只是擔心那驪山的神龍會飛離,
蜿蜒著向著紅極的天空飛升。
詩意和賞析:
《墨池》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墨池旁勤奮苦學書法的情景。詩中的墨池象征著學習的場所和工具,而池水的變化則表達了作者學習的投入和深入。作者在墨池旁坐著整日,竭盡全力地投入學習,忘記了疲倦,每次拿起毛筆都能自得其樂。
詩中還出現了滋養著生命的蚌和被喂養著的魚,這些形象象征著學習的滋養和積累?;氐綄挸ǖ奶梦?,墨池映照著茂密的草木,作者用墨池清洗毛筆,漱洗著潔白的石頭,展現了學習的環境和過程,以及對書法藝術的追求。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擔憂和期望,他擔心自己的努力可能無法達到更高的境界,宛如神龍般蜿蜒而上,飛升到紅極的天空。這種擔憂和追求體現了作者對于學習和創作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刻畫了作者專注學習的場景,通過墨池和池水的描寫,以及對學習過程中的細節描述,傳遞了對于學習的投入和追求的態度。同時,詩中對于學習和創作的期望也凸顯了作者對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追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