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遷鶯 / 作者:晏殊 |
燭飄花,香掩燼。
中夜酒初醒。
畫樓殘點兩三聲。
窗外月朧明。
曉簾垂,驚鵲去。
好夢不知何處。
南園春色已歸來。
庭樹有寒梅。
|
|
喜遷鶯解釋: 《喜遷鶯·燭飄花》是宋代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燭光飄動,花香掩蓋了灰燼。
深夜中,酒初醒。
畫樓上,殘留幾點燈光。
窗外的月亮朦朧明亮。
簾子在黎明時分垂下,
驚起了飛鳥。
美好的夢不知去了何處。
南園的春色已經回來了,
庭院里的樹上有寒梅綻放。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詩人在深夜酒醒之后,觀察著周圍的景物和氛圍。燭光飄動,花香彌漫,帶來一種浪漫而寧靜的氛圍。畫樓上的燈光已經熄滅,只剩下幾點微弱的光芒。窗外的月亮若隱若現,投下柔和的光線。黎明時分,簾子垂下,驚起了飛鳥,同時也喚醒了詩人。他發覺美好的夢已經離去,不知去往何處。然而,南園的春色已經回歸,庭院里的梅花綻放,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生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通過描繪燭光、花香、月色、鳥鳴等細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詩人用短短的幾句詩句,展示了一系列的意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夜晚的寧靜和美好。詩中的畫樓、燭光、花香、月色等元素相互烘托,營造出一種迷離的氛圍,令人陶醉其中。而黎明時分簾子垂下、驚起的飛鳥和離去的美夢,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傷和遺憾。
此詩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感慨,同時也折射出人生的無常和變化。詩中的南園春色以及庭院中的寒梅,象征著新的希望和生機。整首詩以簡約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與思緒,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