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史館呂相公九日偶成 / 作者:晏殊 |
鳳闕千門製不奢,上公精意在朝家。
重陽蜜餌承班詔,西苑璆樽輟泛花。
蕭相未央功已半,漢皇宣室宴非賒。
由來位極妨行樂,目斷黃壚酒旆斜。
|
|
次韻和史館呂相公九日偶成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晏殊所作的《次韻和史館呂相公九日偶成》。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鳳闕千門製不奢,
上公精意在朝家。
重陽蜜餌承班詔,
西苑璆樽輟泛花。
蕭相未央功已半,
漢皇宣室宴非賒。
由來位極妨行樂,
目斷黃壚酒旆斜。
中文譯文:
鳳闕的千門制作得并不奢華,
尊貴的公侯把精力都放在朝廷家族之上。
重陽節時,甜蜜的酒食接受班詔,
西苑的美酒和美食停下來,花朵漂浮其中。
蕭相(指當時的宰相)的功勞還未達到巔峰,
漢皇(指當時的皇帝)宣室的宴會并不是隨便的。
歷來,高位會妨礙行樂之事,
眼前斷了黃土高坡上的酒旗斜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晏殊以次韻和史館呂相公所作的,內容描繪了一幅宴會的場景,并通過對宴會中的一些細節的抒發,表達了對時代政治和社會現象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鳳闕千門并不奢華,是在暗示宴會的莊重和莊嚴。鳳闕是指皇宮的正門,千門表示門庭繁華。雖然宴會場所莊重,但作者強調尊貴的公侯將精力都投入到朝廷家族之中,暗指他們對政務和國家的忠誠與關注。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重陽節時的宴會,稱之為重陽蜜餌,并提到宴會接受了班詔,意味著宴會的舉辦得到了皇帝的特別命令和贊賞。西苑的璆樽(美酒)停下來,花朵漂浮其中,描繪了宴會的熱鬧和喜慶氣氛。
然后,詩中提到了蕭相(當時的宰相),稱他的功勞已經完成了一半,但漢皇宣室的宴會卻并非隨便舉行,暗示了宴會的重要性和莊重性。這里可能是對當時政治局勢的隱喻,表達了作者對宰相權力的思考和對宴會背后政治意義的關注。
最后,詩中提到高位會妨礙行樂之事,黃壚(黃土高坡)上的酒旗斜倚,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世界中權力和地位對人們行樂的阻礙的思考。這里的黃壚和酒旗可能是象征著庸俗和享樂的事物,而作者的目光被這些事物所遮擋,無法真正享受行樂之樂。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宴會場景的描繪,反映了當時政治和社會現象,并通過對細節的抒發,表達了對權力和享樂之間關系的思考。詩詞中的意象和隱喻使得詩意更加豐富,給讀者留下了一些深思和想象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