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酉歲元日中書致齋感事 / 作者:晏殊 |
一葉春王拆瑞筇,八齋西省夕香濃。
多年不宿金閨署,半夜再聞長樂鐘。
卻展舊編探史漢,更慚高步接夔龍。
十思三省無荒豫。
千載亨辰豈易逢。
|
|
癸酉歲元日中書致齋感事解釋: 詩詞:《癸酉歲元日中書致齋感事》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中文譯文:
在癸酉年的元日,我在書齋里寫下這首感慨之作。一片春葉上的王字拆開了瑞筇(祥瑞的竹子),八齋宮殿中的夕陽散發著濃烈的香氣。多年來我未曾在金閨署(官署)過夜,半夜里再次聽到長樂鐘的聲音。我重新展開古編,探尋歷史上的漢朝事跡,感到自愧不如高步夔龍(意指高人才能接近神龍)。我十次思考,三次省察,不敢有絲毫懈怠。千年歲月流轉,如何能輕易遇到這樣的吉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晏殊在宋代元日寫的,表達了他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歷史文化的追求。詩中描繪了一幅元日的景象,通過對春葉、瑞筇、夕陽、長樂鐘等元日的象征物的描繪,展示了節日的喜慶和瑞氣盈門的氛圍。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晏殊坐在書齋里,回顧自己多年來的生活和成就,感嘆自己長久未曾在金閨署過夜,意味著他未曾有過官職和權勢。然而,在半夜里聽到長樂鐘的聲音,似乎在提醒他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面對歷史的長河和眾多的文化遺產,晏殊感到自己的無知和渺小,他重新打開古編,探尋漢朝的歷史,希望能夠接近那些高人才能觸及的神龍。他反復思考,不斷省察自己的行為和追求,以免荒廢時光。最后,他感嘆千年歲月的流轉,珍貴的吉時如何能輕易遇到,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憂慮和對珍貴時刻的珍惜。
這首詩通過對元日景象的描繪,表達了晏殊對時光流逝和歷史文化的思考和感慨。他在詩中展示了自己對于歷史的渴望和對時間流逝的警醒,同時也表達了對珍貴時刻的珍惜和對自身不足的自省。整首詩意蘊含深遠,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展示了晏殊的文學才華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