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椿 / 作者:晏殊 |
峨峨楚南樹,杳杳含風韻。
何用八千秋,騰凌詫朝菌。
|
|
椿解釋: 《椿》是一首宋代晏殊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峨峨楚南樹,
杳杳含風韻。
何用八千秋,
騰凌詫朝菌。
詩意:
這首詩詞以楚國南方的樹木——椿樹為題材。椿樹高大挺拔,樹姿雄偉,似乎與天空相接。它那隱隱約約的韻律,仿佛蘊含著無盡的風情。晏殊在詩中思考了椿樹的存在時間,問道:為什么需要經過漫長的千秋歲月,才能讓這樣的樹木生長起來?椿樹的威武與偉岸與朝霞的薄菌相對比,顯得更加驚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椿樹的描繪,傳達了作者晏殊對自然界中壯麗、持久和獨特存在的贊美之情。椿樹被描述為高大峻拔,與天空相接,展示了其雄偉的形象。詩中的"峨峨"和"杳杳"形容詞運用巧妙,通過重復的音節和意象,增強了對椿樹高聳的表現效果。椿樹隱隱約約的風韻則使人聯想到它的優雅和神秘。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反問的形式,突出了椿樹的偉大和與其他事物的對比。晏殊用"八千秋"來形容椿樹的成長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強調了椿樹的存在價值和珍貴性。最后一句"騰凌詫朝菌"則通過與朝霞相對比,更加突出了椿樹的崇高和壯麗。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椿樹的偉大和獨特之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壯麗景觀的贊美和敬畏之情,同時也啟發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