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題越州石氏山齋 / 作者:晏殊 |
書仙十閣壯儒宮,靈越山川實拋雄。
岫柏亞香侵幾席,巖花回影入簾櫳。
千秋碧鎖東南竹,一水清含旦暮風。
文酒雅宜頻讌集,謝家蘭玉有新叢。
|
|
留題越州石氏山齋解釋: 《留題越州石氏山齋》是晏殊所寫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書仙十閣壯儒宮,
靈越山川實拋雄。
岫柏亞香侵幾席,
巖花回影入簾櫳。
千秋碧鎖東南竹,
一水清含旦暮風。
文酒雅宜頻讌集,
謝家蘭玉有新叢。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越州石氏山齋的景色和氛圍。石氏山齋是一座有著十座閣樓的壯麗宮殿,被認為是書仙(指有才學的人)的聚集地。山齋座落于靈越山川之間,展現出山水之間的雄奇壯麗。岫柏的清香彌漫在幾席之間,巖花的影子穿過簾櫳映入齋堂。千秋歲月中,東南的竹林像綠色的鎖鏈一樣延綿不絕,一條水清澈透明,吹拂著朝霞和夕陽的微風。這里文人雅士聚會,共同歡聚,謝家的蘭花和玉蘭樹也有了新的成長。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手法展現了越州石氏山齋的壯麗景色。詩人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山齋的建筑和周圍的自然景觀,利用兒童的視角表達了對山齋的贊美之情。描寫岫柏的亞香、巖花的回影以及碧鎖東南竹和清澈的水流,都展示了山齋的獨特之美。最后兩句表達了山齋是文人雅士交流與聚會的場所,以及謝家的蘭花和玉蘭樹的新成長,進一步凸顯了山齋的文化氛圍和繁榮景象。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象豐富,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和自然元素,展現了山齋的壯麗和文化氛圍。它以兒童的視角和直觀的描寫方式,讓讀者感受到山齋的美麗和獨特之處。同時,詩中的山水元素也象征了壯麗的自然景觀與文化底蘊的結合,體現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感。整體上,《留題越州石氏山齋》展示了晏殊對越州山齋的喜愛和對文化繁榮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