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寅中秋詠月 / 作者:晏殊 |
玉籥秋初半,冰輪歲有期。
苦吟含翰久,清宴下樓遲。
雁怯波光動,蛩愁葉影危。
烘簾頻卷押,溫酎旋凝澌。
皎外蟾生滴,寒中桂有枝。
星文藏熠燿,露彩見華滋。
苑靜疏螢濕,巢空驚鶴移。
漸穿鳴瑟幌,偏鑒讀書帷。
濛谷徒催曉,纖阿莫放虧。
陳王收妙舞,疑待仲宣辭。
|
|
丙寅中秋詠月解釋: 《丙寅中秋詠月》是宋代文學家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笛秋初半,冰輪歲有期。
苦吟含翰久,清宴下樓遲。
雁怯波光動,蛩愁葉影危。
烘簾頻卷押,溫酎旋凝澌。
皎外蟾生滴,寒中桂有枝。
星文藏熠燿,露彩見華滋。
苑靜疏螢濕,巢空驚鶴移。
漸穿鳴瑟幌,偏鑒讀書帷。
濛谷徒催曉,纖阿莫放虧。
陳王收妙舞,疑待仲宣辭。
詩意:
《丙寅中秋詠月》描繪了一個寒冷的秋夜中的月亮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索。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秋夜的月亮為主線,通過對一系列景物和情感的描述,展現了詩人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
詩的開頭,詩人用玉笛、冰輪來形容初秋的月亮,表達了月色清冷、明亮的特點,并提到歲月的循環與周期。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長時間的吟詠和沉思,含翰指的是含墨含筆,表示詩人久已潛心創作。清宴下樓遲,暗示詩人在宴會上的消遣,但因為思考太過專注,錯過了早些下樓的時機。
詩中還描繪了雁怯波光動、蛩愁葉影危的景象,通過對動物和自然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慮。
后半部分的描述更加凝練。烘簾頻卷押、溫酎旋凝澌,描繪了溫酒被熱氣蒸發的場景,映照出詩人心中的寂寥和冷寂。
然后,詩人以皎潔的月亮、寒冷的桂樹作為對比,表達了月亮的明亮和桂樹的寒冷。星文藏熠燿、露彩見華滋,描繪了星辰的閃爍和露水的華美,以增添整首詩的美感。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環境的靜謐和自然界中動物的變動的觀察。漸穿鳴瑟幌、偏鑒讀書帷,表明詩人逐漸滲透進音樂的世界和書籍的世界。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凝練而細膩地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嘆和對生命的思考,展現出晏殊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