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春樂 / 作者:晏殊 |
長安紫陌春歸早。
亸垂楊、染芳草。
被啼鶯語燕催清曉。
正好夢、頻驚覺。
當此際、青樓臨大道。
幽會處、兩情多少。
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長年少。
|
|
迎春樂解釋: 《迎春樂》是宋代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安紫陌春歸早,
垂楊搖曳染芳草。
被啼鶯語燕催曉,
夢中頻驚覺正好。
此時青樓臨大道,
幽會之處兩情多。
不要吝嗇明珠寶,
追求青春永不老。
詩意和賞析:
《迎春樂》描繪了長安城的春天歸來的景象。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了春天的氣息和生機盎然的景色。紫色的街道上,垂柳搖曳,青草染上了芳香。清晨,鶯鳥的啼聲和燕子的催促聲喚醒了人們,從美好的夢境中頻頻驚醒。這時候,青樓位于大道旁邊,成為幽會之地,兩情相悅。詩人呼吁不要吝惜明珠寶石,去追求青春,不讓時光流逝,讓自己永遠年輕。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的生動描繪,展現了繁華的長安城的景象。垂柳和鮮花的描寫表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鶯鳥和燕子的聲音,以及詩人從夢中驚醒的情景,傳遞了春天的到來和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青樓作為社交場所,象征著紛繁的人世間的情感和歡樂。詩人借此表達了對青春的追求和對愛情的渴望,呼吁人們珍惜時間、追求美好,不讓青春逝去。
晏殊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他以其婉約風格的詩詞而聞名。《迎春樂》體現了他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和對人情世故的感悟,充滿了濃郁的詩意和情感。這首詩詞在描繪春天的同時,也抒發了對愛情和青春的向往,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具有深遠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