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桑子 / 作者:晏殊 |
櫻桃謝了梨花發,紅白相催。
燕子歸來。
幾處風簾繡戶開。
人生樂事知多少,且酌金杯。
管咽弦哀。
慢引蕭娘舞袖回。
|
|
采桑子解釋: 詩詞:《采桑子》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櫻桃謝了梨花發,紅白相催。
燕子歸來。幾處風簾繡戶開。
人生樂事知多少,且酌金杯。
管咽弦哀。慢引蕭娘舞袖回。
中文譯文:
櫻桃凋謝,梨花綻放,紅色和白色爭相催促。
燕子歸來,幾處風簾輕拂窗戶開啟。
人生中的歡樂事情有多少,就先舉起金杯痛飲。
樂器的音弦低沉悲切,慢慢引出蕭娘的舞袖回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象,表達了對人生短暫美好的感慨。詩人通過描寫櫻桃凋謝和梨花盛開,展示了季節的更替和生命的脆弱性。燕子歸來,風簾輕拂,給人一種溫暖和喜悅的感覺,也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春天的到來。詩人在描述自然景物的同時,思考人生的樂事,認識到人生中的歡樂是有限的,因此選擇舉起金杯暢飲,暫時忘卻憂傷和痛苦。最后,詩人以悲切的音調和舞袖回旋的形象,表達對逝去的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回憶。
賞析:
《采桑子》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人生歡樂和短暫性的思考,展示了晏殊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對生命的感悟。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櫻桃的凋謝和梨花的盛開,紅色和白色的對比,凸顯了季節更迭和生命的無常。燕子歸來和風簾繡戶的描寫,為詩中增添了喜悅和溫暖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詩人在歡樂和短暫中思考人生的意義,通過飲酒來暫時忘卻憂傷,體現了對生活的豁達和樂觀態度。最后,以悲切的音弦和舞袖回旋的形象,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懷念,讓讀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春日景色和人生哲理交融的畫卷,展現了晏殊細膩的情感和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是一首經典的宋代詩詞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