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雜詠八首 / 作者:曾協 |
曲徑穿深樾,支流旁小亭。
鳥將云共遠,天與樹俱青。
水色清堪掇,風聲靜可聽。
壁間余地在,落筆記曾經。
|
|
暮春雜詠八首解釋: 《暮春雜詠八首》是宋代詩人曾協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暮春時節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欣賞和感慨。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曲徑、支流、小亭、鳥、云、天、樹、水、風等自然元素,展現了一個安靜、寧謐的暮春景色。作者觀察到曲徑蜿蜒穿過深樾,支流在旁邊形成一個小亭,遠處的鳥兒與云彩一同飛翔,天空與樹木都呈現出青翠的色彩。水的顏色清澈明亮,可以輕易捧起;風聲靜謐,可以清晰地聽聞。墻壁上還有一片空地,可以用來記錄過去的墨跡。整首詩以景物的描寫為主,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細致觀察和感悟。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春日景色。詩中所描述的自然景物,如曲徑、支流、小亭、鳥、云、天、樹、水、風等,以其細膩的描繪和精確的把握,勾勒出了一幅充滿生機和寧靜的畫面。
首先,詩中的曲徑穿過深樾,展示了自然的曲折和變化,給人以迷幻的感覺。支流旁邊的小亭則增添了一絲清幽和田園的氛圍,使整個景色更加寧靜而優雅。
其次,鳥兒與云彩一同飛翔,天空與樹木青翠欲滴,描繪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這些景物的描寫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無窮的生命力,給人以寧靜和放松的感覺。
水色清澈明亮,可以輕易捧起,風聲靜謐,可以清晰地聽聞。這些描寫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純凈,給人以清新和舒適的感覺。
最后,墻壁上的空地給人一種留白的感覺,讓人有想象和回憶的空間。這片空地可以用來記錄過去的墨跡,體現了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沉淀。
整首詩通過對春日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感悟。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表達,使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和寧靜,同時也喚起了讀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這首詩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曾協在詩歌創作中的才華和對自然的深厚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