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 / 作者:曾協 |
九重溫詔下江邊,應覽甘泉舊奏篇。
卻背煙嵐理歸棹,曉猿夜鶴總凄然。
|
|
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解釋: 《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是宋代作家曾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九重溫詔下江邊,
應覽甘泉舊奏篇。
卻背煙嵐理歸棹,
曉猿夜鶴總凄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曾協與史侍郎一起游覽澹巖的情景。詩人在這里受到了歷史的啟迪,感嘆著過去偉大的時代和文化的輝煌。然而,他們現在卻背離了煙嵐的美景,側身而去,感嘆著黎明時分的猿啼夜晚的鶴舞,總是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和思想抒發相結合,通過對澹巖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景仰和對現實的憂慮之情。
首先,詩人使用了九重溫詔下江邊的描寫,將景物與歷史結合在一起。九重溫詔指的是古代帝王在這里閱讀詔書,體現了這個地方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江邊的描繪則增添了一種寬廣和悠遠感,讓讀者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滄桑。
其次,詩人提到應覽甘泉舊奏篇,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代的向往和敬仰之情。甘泉是古代宮廷的宴樂之地,舊奏篇指的是樂章。這里通過對樂章的提及,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盛世繁華的場景,喚起了人們對過去輝煌時光的回憶。
然而,詩人卻提到了背離煙嵐的情景,揭示了現實的憂慮。煙嵐代表了美好和寧靜,而詩人卻背離了這個美景,選擇了另一條道路。這種背離暗示著現實的困頓和迷茫,讓人感受到一種無奈和矛盾之情。
最后,詩人通過曉猿夜鶴的形象,表達了內心的凄涼。曉猿和夜鶴分別象征著黎明和夜晚,它們的呼喚和舞蹈給人一種凄涼和孤寂的感覺。這種凄涼與詩人的心境相呼應,使整首詩詞更加富有情感和意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景觀和現實情感的交織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輝煌時代的向往和對現實困頓的憂慮之情。同時,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使詩詞中蘊含了一種凄涼和孤寂的情感,給讀者留下深深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