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古六首 / 作者:曾協 |
憶昨初離別,羞容不成歌。
長袖未曾舞,塵埃生綺羅。
君恩一言足,歲月豈在多。
澤國多悲風,江湖易濤波。
游子久行役,歲晏今若何。
迢迢朱樓夜,數起瞻明河。
不如長江月,素影常相過。
|
|
擬古六首解釋: 《擬古六首》是宋代詩人曾協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別離的回憶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結合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展現出深深的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憶昨初離別,羞容不成歌。
長袖未曾舞,塵埃生綺羅。
君恩一言足,歲月豈在多。
澤國多悲風,江湖易濤波。
游子久行役,歲晏今若何。
迢迢朱樓夜,數起瞻明河。
不如長江月,素影常相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古體詩的形式,通過凄婉的語言和獨特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別離的回憶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詩人回憶起昔日的離別,自己的羞澀和不堪歌詠之情被描繪出來。他的內心充滿了對過去的思念和追憶,但由于種種原因,羞怯的容顏無法成為歌唱的聲音。
詩中提到的"長袖未曾舞,塵埃生綺羅"形象地描繪了詩人的長袖揮舞成為了塵埃的飛揚,塵埃從而變成了絢麗的紅羅。這里的長袖和塵埃綺羅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變化,而詩人的羞澀和離別感也被融入其中。
接下來,詩人出現了對君恩和歲月的思考。他認為君主對他的恩情僅僅需要一句話就足夠了,而歲月的流轉并不在乎是否多或少。這里表達了詩人對君主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對時間的流逝表示了無奈。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以自然景物來表達人情世故。他觀察到澤國多悲風,江湖易濤波,暗示了社會的不安和動蕩,同時也暗合了他自己作為旅游者的艱辛和辛苦。
最后兩句詩,詩人提到了游子行役的久遠和歲月的晏然。他迢迢在朱樓夜中數起瞻明河,暗示自己在異鄉漂泊的孤寂和思念之情。然而,他認為長江上的明月更勝一籌,因為它常常與自己的素影相伴。這里的長江月和素影成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寄托和慰藉,表達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擬古六首》以其凄婉的語言和深邃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別離的回憶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社會的變遷相結合,展現了他內心深處的思考和對家鄉的思念。整首詩通過抒發情感和思考問題,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命運的思索,給讀者帶來了深深的共情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