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古六首 / 作者:曾協 |
日月無時停,飄忽成隆冬。
煙云慘不舒,暮雪陵飚風。
永懷皸瘃憂,藉此衣褐重。
蟄蟲逐微煖,地底度歲窮。
飲啄卻外物,一氣常自充。
人貌肖天地,不能保微躬。
|
|
擬古六首解釋: 詩詞:《擬古六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曾協
詩意和賞析:
《擬古六首》是宋代詩人曾協創作的一組詩歌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
這組詩歌的主題是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詩人以日月運轉不停、飄忽不定的形象來比喻時間的流逝,將其化作寒冷的冬季景象。煙云籠罩的天空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暮雪和強風更加增添了寒冷的氣氛。這些景象象征著歲月的殘酷和無情。
在這種背景下,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憂愁之情。他內心深處懷著皸瘃(皺紋)和憂慮,而將這種憂慮轉化為對衣褐(粗布衣服)的珍視和重視。這種簡樸的生活方式使他能夠逐漸隱藏自己的痛苦和憂傷,就像地底下的蟄蟲一樣,度過寒冷的歲月。
詩人通過描述蟄蟲的狀態,表達了他對自我保護和自我滿足的渴望。蟄蟲在地底下尋找微薄的溫暖,用來度過嚴寒的冬天。類似地,詩人在困境中尋求自我安慰和滿足。他認為一個人應該專注于內心的修煉,不被外物所干擾,保持內心的堅定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然而,詩人也意識到人的容貌和地位是無法保持永恒的。他感慨地說,人無法保持永遠的青春和健康,無法保證微躬(微小的身軀)的安康和健全。這種對人生無常的思考,使詩人更加珍惜當下的時光和內心的自我滿足。
總的來說,《擬古六首》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呈現了時間流逝和生命無常的主題。詩人將自己的內心感受與自然景物相結合,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自我滿足的追求。整體氛圍凄涼而深沉,反映了宋代以后文人士大夫的內心困擾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