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忠州使君八兄二首 / 作者:曾協 |
東閣如公不挽留,又飄征袖入西州。
四方謾說多奇士,千騎才教占上頭。
那得長繩縈去棹,不堪淋雨助離愁。
長江自古常東注,莫遣仙舟得泝流。
|
|
送張忠州使君八兄二首解釋: 《送張忠州使君八兄二首》是宋代詩人曾協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張忠州使君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他的祝福和離別之情。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與張忠州使君的離別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使君的敬重和祝福之情。詩人坦然接受使君的離去,并祝愿他一路平安,但也流露出對離別的不舍和離愁之情。詩中還暗示了使君的才華出眾和未來的成功,預示著他在西州的任期將會取得重大成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場景,情感真摯而深沉。詩人不再挽留使君,而是默默送別,表達了對使君的尊重和理解。詩中的“飄征袖入西州”形象地表達了使君奔赴西州的決心和行動力。詩人提到“四方謾說多奇士,千騎才教占上頭”,暗示了使君的才華和能力在眾人中獨具特色,他將會在西州有所成就。
詩人運用了長江的意象,用“長繩縈去棹”來形容使君離去的船只,表達了使君離去的無奈和離愁。而“不堪淋雨助離愁”則傳遞出詩人對離別的痛苦之情。最后兩句“長江自古常東注,莫遣仙舟得泝流”則暗示了長江一直向東流去,使君的仙舟不可逆流而上,預示了他不會返回此地。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張忠州使君的敬重和祝福之情,同時也流露出離別的不舍和離愁之意。通過描繪使君的才華和未來的前景,詩人給予了他的期望和祝福。這首詩詞以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的筆觸,給人以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