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蓬戶 / 作者:曾協 |
野客何為戶,編非茅即蓬。
松堅難闔辟,竹瘦謾牢籠。
疏密殊無準,粗纖任不同。
我常知善閉,寧向此矜功。
|
|
蓬戶解釋: 《蓬戶》是宋代文人曾協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蓬戶
野客為何而居住,房屋編織非茅草就是蓬草。
松木堅硬難以封閉,竹子細弱卻妄圖囚禁。
密度疏雜沒有規律可循,粗細纖短各不相同。
我常明白善于關閉,寧愿向這里夸耀我的功績。
詩詞《蓬戶》以一種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種簡陋的居所,表達了作者對于貧困生活的堅守和豁達的心態。詩中所述的"蓬戶"指的是用編織的蓬草或蓬籬搭建的簡陋房屋。這種居所的材料簡單且不牢固,松木和竹子作為構建材料,都存在各自的缺陷,無法提供完全的封閉和安全感。
詩中描繪的"蓬戶"具有獨特的美感和意境。在簡陋中透露著樸素和淳樸的美,表達了作者對于簡單生活的熱愛和對物質財富的淡漠。作者通過對自己居住環境的描繪,表達了對貧困生活的接受和對物質條件的淡泊。他并不以富貴為榮,而是自豪地宣稱自己擅長封閉"蓬戶",并將這種生活狀態視作一種成就。
整首詩詞以簡約明了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的豁達心態和超脫世俗的情懷。通過對簡陋的居所的贊美,表達了對貧困生活的寬容和對內心自由的追求。它告訴人們,幸福并不一定與物質的豐富和富裕有關,簡樸自然的生活也可以給人帶來滿足和愉悅。這種豁達的心態和對簡單生活的贊美,凸顯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和追求心靈自由的思想傾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