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炎弼安吉丞廳真清軒和沈文伯韻 / 作者:曾協 |
青山如君子,臭味我族類。
向來傲官府,正自惡俗吏。
主人清且賢,菽水無虛偽。
胸次塵滓盡,端可肖人意。
軒窗自羅列,獻此重疊翠。
公余一隱幾,舉目窮幽事。
昔為幕中賓,妙語了同異。
孰堪畏棲遲,勝境配高義。
要從孺子濯,不逐眾人醉。
呤哦坐書叢,袖手太阿利。
沈侯負能名,二絕一言蔽。
聊同座右銘,此語君莫墜。
|
|
王炎弼安吉丞廳真清軒和沈文伯韻解釋: 《王炎弼安吉丞廳真清軒和沈文伯韻》是宋代曾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描述了一座清幽的青山,將其比作君子的風度,而自己的族類則有臭味。詩人傲慢地看待官府的權勢,卻自認為正直,鄙視那些俗世的官員。主人是個清正和賢明之人,如同菽水一樣沒有虛偽。詩人的內心深處潔凈無塵,能夠真實地表達人們的感受。詩中的清軒窗戶上掛滿了疊翠,詩人借此獻上自己的詩篇。在閑暇之余,詩人抬頭望向遠方,思索著一些深邃的事物。詩人曾經在幕府中任職,以巧妙的言辭各異地交談。但是,他不愿意陷入安逸的生活,而是追求高尚的境界。他希望像孺子那樣清洗自己,而不是沉迷于世俗之中。詩人坐在書堆中吟詠,手中把玩太阿的利劍。沈侯雖然有名望,但他的事跡隱藏在一句話中。這句話成為了座右銘,詩人告誡讀者不要忘記這句話的意義。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對世俗的鄙視和對清正高尚的向往。詩人通過山水的描繪,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他表達了對虛偽與俗世的厭惡,強調個人的真實和內心的清凈。詩中既有對官府權勢的嘲諷,也有對高尚人品的贊美。通過對不同境遇的反思,詩人呼吁讀者不要被世俗所迷惑,要保持清醒和高尚的品質。整首詩意蘊含深沉,展示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和思想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