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檐卜林 / 作者:曾協 |
可人濃翠護微黃,寶樹森森自看行。
居士飯余無一事,坐來還印寂然香。
|
|
檐卜林解釋: 《檐卜林》是宋代詩人曾協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表達了一種寧靜、清幽的境界。
詩中描繪了一片濃綠的樹林,林中有一棵寶樹,郁郁蔥蔥,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詩人以“寶樹森森”來形容樹木的繁茂,顯示出林中生機盎然的景象。
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個禪修者或隱居者的場景。這個居士在飯后沒有任何事情可做,靜坐在寶樹林中。這里的“無一事”并非空虛寂寞,而是表達了居士內心的寧靜與滿足。坐在這樣的環境中,他感受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平和。
最后兩句“還印寂然香”,則是對這種寧靜境界的一種隱喻與象征。詩中的“印”指的是佛教中的印可(音同香),也是禪修者所追求的心境。這里的“印”可以理解為居士通過靜坐,使自己的心境達到澄明、安寧而純凈的狀態。而“寂然香”則表達了內心的寧靜和充盈,使人感到一種清新的芬芳。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禪修者境界的隱喻,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通過這樣的描繪,詩人呈現了一種深入內心的體驗,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寧靜的情境和內心的寧靜。這種寧靜并非孤寂與冷漠,而是一種遠離塵囂的平和與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