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義仲挽詩 / 作者:曾協 |
適意平生水竹居,雌黃在手為藏書。
久看英子聲名早,常恐良朋過往疏。
方喜安輿迎采袖,忽驚平陌走喪車。
青松翠柏新阡路,常使行人淚滿裾。
|
|
俞義仲挽詩解釋: 《俞義仲挽詩》是宋代文人曾協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安適宜居的水竹之地,并表達了對友誼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適意平生水竹居,
雌黃在手為藏書。
久看英子聲名早,
常恐良朋過往疏。
方喜安輿迎采袖,
忽驚平陌走喪車。
青松翠柏新阡路,
常使行人淚滿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水竹之地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平靜宜人的居所。"適意平生水竹居"表達了作者心境舒適、生活安逸的心情。"雌黃在手為藏書"意味著作者珍愛書籍,將它們視為寶貴的財富。
詩中提到"久看英子聲名早,常恐良朋過往疏",表達了作者對年少時期的朋友們早已名利雙收的擔憂。這種擔憂源于作者對友誼的珍視,擔心時間的流逝會使得友情疏遠。
接下來的兩句"方喜安輿迎采袖,忽驚平陌走喪車",描繪了作者正歡欣地迎接朋友的到來,卻突然受到喪車的驚擾。這里的"安輿"和"采袖"象征著盛裝迎接朋友。喪車的出現則讓人感到突如其來的悲傷和不安,可能象征著人生的變遷和無常。
最后兩句"青松翠柏新阡路,常使行人淚滿裾",描繪了一條新的小路上矗立著青松和翠柏,這使得過往的行人不禁淚流滿面。這里的青松和翠柏象征著堅貞和長壽,而新的小路則代表著未來的可能性。行人的淚水可能是因為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許。
整首詩通過描繪詩人的安適之境、對友情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它給人一種淡泊寧靜的意境,同時也讓人思考人生的無常和珍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