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酹江月(詠芍藥) / 作者:曾協 |
一年好處,是滿城紅藥,留連□□。
十里揚州應費了,多少春工妝飾。
弱質欹風,芳心帶露,酒困嬌無力。
園林綠暗,粉光低占叢碧。
誰與千載聲名,翻階高詠,出文章仙伯。
閱盡繁華芳意歇,初識傾城風格。
雙臉晞紅,春衫挽并,天巧終難敵。
十千沽酒,算應花畔消得。
|
|
酹江月(詠芍藥)解釋: 《酹江月(詠芍藥)》是宋代曾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酹江月(詠芍藥)》
一年好處,是滿城紅藥,留連無已。
十里揚州應費了,多少春工妝飾。
弱質欹風,芳心帶露,酒困嬌無力。
園林綠暗,粉光低占叢碧。
誰與千載聲名,翻階高詠,出文章仙伯。
閱盡繁華芳意歇,初識傾城風格。
雙臉晞紅,春衫挽并,天巧終難敵。
十千沽酒,算應花畔消得。
譯文:
一年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滿城盛開的紅芍藥,讓人陶醉其中。
十里揚州城也許花費了很多春天的心血來裝飾。
芍藥嬌弱的質地隨風傾斜,花心上帶著露水,宛如醉倒在美酒中的嬌媚無力。
園林中綠意濃郁,粉色的花光低垂在綠叢之間。
有誰能與這千載傳世的美名相比,爬上臺階高聲歌頌,寫出仙人般的文章。
經歷了繁華花開的美好,初次領悟到傾城之風格。
芍藥花臉上的紅暈,像春天的衣衫一樣交織在一起,即使是神巧的天也無法與之抗衡。
千千萬萬杯美酒,也算不上芍藥花畔上的短暫消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芍藥花為主題,通過對芍藥花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繁華背后的無常的思考。
詩人通過描述滿城盛開的紅芍藥,贊美了花朵的美麗和魅力。芍藥花嬌弱的質地、花心上的露水以及粉色的花光低垂在綠叢之間的景象,展示了芍藥花的柔美和嬌媚。
詩中提到的十里揚州是一個富有文化底蘊和繁華的城市,詩人暗示了芍藥花盛開需要耗費大量的心血和努力。這也可以理解為對繁華背后努力和付出的思考。
詩人談及芍藥花的聲名傳世,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持久追求和對傳世名聲的渴望。然而,詩人在詩的最后提到美酒,暗示了繁華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暫的,如同芍藥花一樣,美麗綻放后即將消逝。
整首詩以芍藥花的美麗為線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交融,展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繁華背后無常的思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滿城紅藥”形象地描繪了芍藥花盛開的壯觀景象,“芳心帶露”表現了芍藥花嬌媚的特點,“園林綠暗,粉光低占叢碧”則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增強了整體的美感。
通過賞析這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繁華背后無常的思考。詩中所描繪的芍藥花美麗而短暫的存在,提醒人們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時也反思了生命中的變幻無常。整首詩流露出一種淡然的情緒,通過描繪花朵的嬌美和短暫,表達了對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珍視,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該詩通過對芍藥花的描繪,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對繁華背后虛幻、無常的思考。它呈現了一種美感與人生哲理相結合的意境,引發讀者對人生、時光和美好事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