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宗皇帝挽詞 / 作者:王淮 |
歷數堯咨舜,羹墻舜見堯。
三加徽號冊,五日未央朝。
廟祀瞻龍袞,韶音遏鳳簫。
伏蒲思往事,淚湔浙江潮。
|
|
高宗皇帝挽詞解釋: 《高宗皇帝挽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淮。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歷數堯咨舜,
羹墻舜見堯。
三加徽號冊,
五日未央朝。
廟祀瞻龍袞,
韶音遏鳳簫。
伏蒲思往事,
淚湔浙江潮。
詩意:
這首詩詞是表達對高宗皇帝的挽詞,詩中提到了歷史上的兩位偉大君主堯和舜。詩人通過歷數堯咨舜的方式來表達對高宗的贊美,將高宗與堯、舜相提并論,顯示了他在歷史長河中的卓越地位。
詩中提到了高宗被三次加封徽號的盛況,這是對他功績的肯定和贊揚。并且描述了高宗朝廷的盛況,每天早晨五點鐘就開始朝會,這表明高宗勤政愛民,日夜不停地為國家事務努力。
詩中還描繪了高宗的廟祀場景,高宗虔誠地瞻仰著祖先,龍袞是皇帝的服飾,表達了高宗為國家興旺而努力的決心。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詩人王淮在浙江的思鄉之情。他跪在蒲草上,回憶往事,眼淚濕潤了浙江的潮水。通過這兩句詩,詩人抒發了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也體現了他對高宗的忠誠和敬意。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高宗皇帝的敬仰和贊美之情。通過將高宗與歷史上的偉大君主堯、舜相比較,贊揚他的治國才能和貢獻。詩中還描繪了高宗朝廷的盛況和廟祀儀式,展示了高宗勤政愛民的形象。
最后兩句詩則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個人感受,通過自己的思鄉之情,增加了詩詞的情感色彩,使整首詩更加生動真實。
這首詩詞既表達了對高宗的贊美,又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融合了歷史和個人的情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對君主的忠誠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和政治的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