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東林山 / 作者:王淮 |
具錦峰頭搷下菰,睢雄樹底數(shù)榮枯。
落花煙冷燒丹灶,芳草云深賣酒壚。
高塔守燈留獨鶴,敗祠銜鼓失群烏。
秋風一片榴皮跡,零落祇園壁上圖。
|
|
游東林山解釋: 《游東林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淮。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具錦峰頭搷下菰,
睢雄樹底數(shù)榮枯。
落花煙冷燒丹灶,
芳草云深賣酒壚。
高塔守燈留獨鶴,
敗祠銜鼓失群烏。
秋風一片榴皮跡,
零落祇園壁上圖。
中文譯文:
在錦峰的山頂采摘莼菰,
睢雄樹下觀察興衰。
落花煙冷熏燒丹灶,
芳草叢中深處賣酒壚。
高塔上守燈籠留下孤獨的鶴,
敗落的祠堂上銜鼓的烏鴉失散。
秋風中一片石榴皮的痕跡,
落在祇園壁上的圖畫中。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東林山為主題,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寺廟遺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事物變遷的感慨和思考。詩中出現(xiàn)的景物和意象,具有濃郁的寓意和象征意義。
賞析:
《游東林山》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興衰、時光流轉的思考。首句以具錦峰頭搷下菰的形象,展現(xiàn)了作者采摘山頂莼菰的情景,融入了自然景物的生動描繪。接著,睢雄樹底數(shù)榮枯的描寫展示了萬物興衰的觀察,表達了對生命和事物變遷的感慨。
下文中的落花、煙冷、燒丹灶、芳草等形象,表現(xiàn)了景物的凄涼和寂寥,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事物的消亡。高塔守燈留獨鶴和敗祠銜鼓失群烏的描寫,通過對廢墟中孤獨鶴和散亂烏鴉的描繪,傳達了歲月更迭中的孤寂和凄涼之感。
最后兩句以秋風一片榴皮跡和零落祇園壁上圖的描寫,展現(xiàn)了景物的殘破和凋敝,象征了人事如夢的虛幻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詩以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時光變遷和事物興衰的主題,給人以深思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