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劉敷言詠梅四首 / 作者:林季仲 |
粉痕欲破雪相禁,如妒孤英點暮林。
九陌未傳花底信,一枝先寄隴頭心。
月橫瘦影池塘淺,風度微香院落深。
插向鬢邊猶得在,未須笑我老浸尋。
|
|
次韻劉敷言詠梅四首解釋: 《次韻劉敷言詠梅四首》是宋代詩人林季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粉痕欲破雪相禁,
如妒孤英點暮林。
九陌未傳花底信,
一枝先寄隴頭心。
月橫瘦影池塘淺,
風度微香院落深。
插向鬢邊猶得在,
未須笑我老浸尋。
中文譯文:
微弱的梅花痕跡欲破雪而出,仿佛嫉妒孤獨的梅花點綴在夜幕中。梅花的花信還未傳遍大街小巷,只有一枝梅花先寄托在隴頭的心中。
月亮橫掛,瘦弱的影子映照在淺淺的池塘上,風輕輕地吹拂著微弱的香氣,院落深處彌漫著幽香。梅花插在鬢發旁邊仍然顯得鮮活,不必嘲笑我追尋它的年歲已經老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梅花的形象和意境。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梅花的微弱痕跡欲破雪而出,表達了梅花堅強的生命力和頑強的生長欲望。梅花處于寂寞的環境中,點綴在暮色中,給人一種孤獨而清雅的感覺。
詩中的“九陌未傳花底信,一枝先寄隴頭心”表達了梅花的特殊地位,梅花的美麗和芬芳尚未被廣泛傳頌,但它卻能在作者的心中萌發出美好的情感。
接下來的描寫通過月亮的倒影和微風的輕拂,營造出寂靜而幽美的場景,強調了梅花的純潔和高雅。最后兩句“插向鬢邊猶得在,未須笑我老浸尋”表現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雖然歲月已經過去,但作者的追尋之心依然如故。
整首詩以流暢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生動地刻畫了梅花的形象和意境,展示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深情之情,給人以靜謐、清雅和純凈的審美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