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印主學 / 作者:萬俟紹之 |
君世能城我石城,不堪兩處總烽塵。
向時未快披云愿,今日同為避地人。
襟宇光風無盡藏,杯盤夜雨有余春。
喚回十載槐黃夢,欲借靈槎去問津。
|
|
呈印主學解釋: 《呈印主學》是宋代詩人萬俟紹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呈印主學
君世能城我石城,
不堪兩處總烽塵。
向時未快披云愿,
今日同為避地人。
襟宇光風無盡藏,
杯盤夜雨有余春。
喚回十載槐黃夢,
欲借靈槎去問津。
譯文:
奉獻給印主學府,
你的世界是繁華的都城,
而我所在的石城卻不堪忍受雙方戰火的煙塵。
曾經,我渴望能夠披云而起,
但今天,我們同為逃離祖國的流亡者。
著裝風度和居所都是風光的,
雖然沒有盡情享受春天的盛宴,
但杯盤上的夜雨仍然帶來一絲春意。
我喚回了十年前的槐黃之夢,
希望能夠借助神奇的靈槎,去尋求幫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對比和自省的方式表達了詩人萬俟紹之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詞的開頭,詩人用對比的手法將自己與印主學府進行了對照。印主學府是繁華的都城,而石城則被烽煙所籠罩,不堪忍受。這種對比突出了詩人的流亡身份和對家園的思念之情。
詩人回憶起過去的夢想,渴望能夠擺脫困境,實現披云而起的愿望。然而,現實卻讓他們成為了逃離祖國的避難者,與印主學府的身份相同。這種轉變和對流亡身份的接受,使詩人感到無奈和自省。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詩人以襟宇和杯盤作為隱喻,抒發了自己對于風光與富貴的向往。盡管沒有能夠充分享受春天的盛宴,但夜雨滴在杯盤上仍然帶來一絲春意,這種微妙的感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觸動和對生活的期待。
詩的結尾,詩人喚回了十年前的槐黃之夢,希望能夠借助靈槎去尋求幫助。這里的靈槎象征著神奇的船只,可以帶領他去尋求更好的前程和出路。整首詩以對比和反思為主線,表達了詩人對于流亡生活的思考,對于家園的留戀和對于未來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