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述懷 / 作者:王镃 |
心如冰靜已無波,劫世虛言莫問他。
老眼易昏書字大,醉言難謹忤人多。
山廚煙火燒紅葉,水國衣裳制綠簑。
濁富清貧分兩路,高眠不管吏徵科。
|
|
述懷解釋: 《述懷》是王镃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深情和對世事的思考。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心如冰靜已無波,
劫世虛言莫問他。
老眼易昏書字大,
醉言難謹忤人多。
山廚煙火燒紅葉,
水國衣裳制綠簑。
濁富清貧分兩路,
高眠不管吏徵科。
中文譯文:
內心宛如靜止的冰湖,不再有漣漪,
在這混亂的世道中,虛假的言語別問他。
老眼容易昏花,書字變得模糊難辨,
醉酒之言難以謹慎,得罪他人的事情常有發生。
山中的廚房里冒出炊煙,燒得紅葉發紅,
水鄉的人們穿著綠色的蓑衣。
貧富之間分成了兩條道路,
即使在高處安然入眠,也無需關心官府的選拔考試。
詩意和賞析:
《述懷》這首詩詞以幽靜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冷靜和對世事的深思。詩中描述了作者心如冰湖般的平靜,不再受到外界波瀾的影響。他對這個世界的虛假言辭感到厭倦,不愿再去追問真相。作者的老眼易昏,讀書需要較大的字體才能辨認清楚,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在醉酒時言行不慎,易得罪他人。
詩中出現的山廚煙火和水鄉綠簑,通過對具體景象的描繪,展現了生活的細微之處。炊煙升起,燃燒著紅葉,呈現出秋天的景象;而水鄉的人們則穿著綠色的蓑衣,展示了當地的風俗和生活方式。
最后兩句表達了社會的分化和作者的超脫。詩詞中提到了貧富兩個極端,形成了不同的生活軌跡。而作者則寧愿在高處安然入眠,不再關心官府的選拔考試,暗示著他對功名利祿的超然態度。
《述懷》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的冷靜思考和對虛假言辭的厭倦,展示了一個超脫塵俗的心靈追求和對自然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