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楮衾 / 作者:王镃 |
霜藤搗出杵聲乾,軟白同綿一樣看。
春借梅花香入夢,雪深茅屋不知寒。
|
|
楮衾解釋: 《楮衾》是宋代詩人王镃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冬日的景象,通過對細膩自然的描寫和意象的巧妙運用,表達了作者對溫暖和寧靜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霜藤搗出杵聲乾,
軟白同綿一樣看。
春借梅花香入夢,
雪深茅屋不知寒。
詩意和賞析:
《楮衾》一詩以“霜藤搗出杵聲乾”為開頭,通過對冬日景象的描寫,展現了杵聲與霜藤相呼應的景象。這種聲音在冬日里具有獨特的韻律感,給人以清新、寂靜的感覺。接著,“軟白同綿一樣看”一句,將柔軟的白雪與綿羊的絨毛相比,表現出了雪的柔軟和純潔。
第三句“春借梅花香入夢”,通過春天借用梅花的香氣來引入夢境,暗示了作者對溫暖、生機的向往。梅花是冬季中最早盛開的花朵,而它的香氣卻常常伴隨著春天的到來,這種對春天的期待和渴望在詩中得到了表達。
最后一句“雪深茅屋不知寒”將雪的厚度與茅屋的質樸結合在一起,強調了茅屋內部的溫暖與安寧。盡管外面的雪深厚冰寒,但茅屋內的人卻感受不到嚴寒之苦,這種對寧靜和舒適生活的追求也是作者心靈的寄托。
整首詩詞以簡潔、樸素的語言展現了冬日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溫暖和舒適生活的向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中融入了對春天的期待,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寧靜、美好的氛圍,引發對溫暖和平靜生活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