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感秋 / 作者:王镃 |
魚書難寄水空流,兩袖西風破黑裘。
客夢蘆花晉城月,歸心楓葉浙山秋。
世情老去諳方熟,愁事來時醉便休。
滿目關河懷古恨,如今何處問孫劉。
|
|
金陵感秋解釋: 《金陵感秋》是宋代王镃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作者游歷金陵(現今南京)時在秋天所感受到的情懷與思緒。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魚書難寄水空流,
兩袖西風破黑裘。
客夢蘆花晉城月,
歸心楓葉浙山秋。
世情老去諳方熟,
愁事來時醉便休。
滿目關河懷古恨,
如今何處問孫劉。
詩意:
這首詩詞以金陵秋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個人情感,詩中表達了對時光的流轉、人事的變遷以及對古代名士的懷念之情。
賞析:
詩的開篇以“魚書難寄水空流”形象地描繪了遠離家鄉的孤寂與無奈,引出了游子漂泊的心境。接下來的兩句“兩袖西風破黑裘”,通過描繪西風吹破黑色皮袍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寂寞。
接著,詩人將目光轉向客夢中的景象:“客夢蘆花晉城月”,以客人在夢中看到的蘆花和晉城的月亮來表達對遠方的思念之情。而“歸心楓葉浙山秋”則將詩人的思緒回歸到故鄉,對楓葉和浙江山區秋天的景色進行描繪,表達了歸鄉的渴望和對家鄉的眷戀。
接下來的兩句“世情老去諳方熟,愁事來時醉便休”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的看透和對困擾的豁達態度。詩人的心境在描繪古代關河景色時又起了變化,“滿目關河懷古恨,如今何處問孫劉”,表達了對歷史的追憶和對當下世界的疑問。
整首詩雖短小,卻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個人情感的抒發,展示了作者在游歷金陵時的感受和思考。從孤獨、思鄉、對世事的洞察,到對歷史的追憶和對現實的迷惑,詩中融入了作者對人生、時光和歷史的思索,表達了對故鄉和過去的眷戀,以及對未來的迷茫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