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夜敲砧 / 作者:王镃 |
沉沉萬籟滿天星,藥兔秋聲處處明。
落盡燈花人欲睡,一檐桐影搗衣聲。
|
|
月夜敲砧解釋: 《月夜敲砧》是宋代詩人王镃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月夜的景象,以及其中所蘊含的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沉沉萬籟滿天星,
藥兔秋聲處處明。
落盡燈花人欲睡,
一檐桐影搗衣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月夜為背景,表達了安靜寧謐的夜晚氛圍。詩中的"沉沉萬籟滿天星"形容了夜晚的寂靜與星光璀璨,"萬籟"指的是夜晚的各種聲音,如蟲鳴、風聲等。整個夜空布滿了閃爍的星星,給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感覺。
接著,詩人運用了"藥兔秋聲"這個意象,表現出秋天的到來。"藥兔"指的是草地上的兔子,而"秋聲"則是秋天的聲音。這里,草地上的兔子在秋天的呼吸聲中顯得格外清晰。詩人通過這一景象,將秋天的氣息融入到夜晚的寧靜中,增添了一絲涼意和深度。
接下來的兩句"落盡燈花人欲睡,一檐桐影搗衣聲"描繪了居民們進入夢鄉的景象。燈花逐漸燃盡,人們的生活逐漸安寧,正處于入睡的時刻。而"一檐桐影搗衣聲"則描繪了夜晚中一個人影下的桐樹葉影,以及搗衣的聲音,給人一種寧靜而恬靜的氛圍。
整首詩詞通過對夜晚景象的描繪,展現了一個靜謐而祥和的月夜。詩人以自然景物的描繪寄托了自己對寧靜夜晚的向往和贊美,同時也通過描寫人們入睡的場景,表現了日常生活的安穩與平淡。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夜晚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