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午 / 作者:王镃 |
絲絲梅雨濕榴花,處處釵符裊鬢鴉。
醉聽畫樓思遠曲,艾枝簪滿碧巾紗。
|
|
重午解釋: 《重午》是宋代詩人王镃創作的詩詞作品。該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悠揚、富有詩意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中的“絲絲梅雨濕榴花,處處釵符裊鬢鴉”展現了一幅細膩的畫面。梅雨季節的細雨輕柔地灑在盛開的榴花上,雨絲如絲般細膩,榴花因雨而顯得濕潤。同時,描繪了女子佩戴釵和發飾,細長的鬢發猶如鴉鳥般輕盈飛舞,形成了一幅雅致的畫面。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將自然景物與女子的容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表現了作者對自然和女性之美的贊美。
接著,詩中描述了詩人醉聽畫樓中遠方音樂的情景,描繪了一種宴會場景。畫樓是古代文人雅集的場所,詩人借此表達了對音樂的陶醉和對遠方的思念之情。詩人在這種環境中,借酒濃情,愉悅地聆聽著遠方傳來的曲調,寄托了自己對遠方的思念之情。
最后,詩中出現的“艾枝簪滿碧巾紗”給人一種婉約的意境。艾草是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象征,常用于祈福和驅邪。詩人將艾枝插在碧色的巾紗上,表達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這種細膩的描寫,進一步凸顯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整首詩通過對細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自然、音樂和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追求。同時,通過對細節的塑造,營造了一種婉約、雅致的氛圍,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藝術造詣,又傳遞了作者對美的獨特見解,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