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愁 / 作者:徐照 |
愁與詩相似,能令須發新。
意清塵不沒,道直事多屯。
水石惟宜夏,田桑獨致貧。
不除閑懶性,前世必僧身。
|
|
愁解釋: 《愁》
愁與詩相似,
能令須發新。
意清塵不沒,
道直事多屯。
水石惟宜夏,
田桑獨致貧。
不除閑懶性,
前世必僧身。
中文譯文:
愁與詩相似,
能使須發煥發新生。
意境清明,塵埃不會淹沒,
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困難重重。
水石只適合夏季,
田地和桑樹只帶來貧窮。
若不摒棄懶散的性情,
前世注定成為僧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作品,描寫了愁苦與詩意之間的聯系以及對人生境遇的反思。
詩人先以愁與詩相似進行比較,表達了愁苦的體驗與創作詩詞的過程有著相似的效果。愁苦能夠激發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使人感覺煥然一新,也能夠激發創作的靈感,帶來新的思考和創作的動力。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真理的追求和對世俗塵埃的抵抗。意境清明的詩詞能夠幫助人們保持清醒的思維,不被塵世的瑣事所淹沒。然而,追求真理和堅持正直的事業并不容易,需要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
詩中提到的水石和田桑,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元素。水石之間的景觀只適合夏季,暗示著人生中短暫的美好時光,而田地和桑樹的勞作則帶來了貧窮。這種描繪表達了人生中艱辛和辛勞的一面。
最后,詩人警示人們要摒棄懶散的性情。若不能積極面對生活,努力奮斗,就注定會在前世或來世成為僧人,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這里的僧人形象可以理解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征,倡導人們追求精神的富足而非物質的貪婪。
整首詩詞通過對愁苦、詩意和人生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追求真理、堅守正直的呼吁。詩人通過對生活中的困苦和挑戰的描繪,表達了對人們懶散態度的批判和對積極奮斗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