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促詞 / 作者:徐照 |
促促復促促,東家歡欲歌,西家悲欲哭。
丈夫力耕長忍饑,老婦勤織長無衣。
東家鋪兵不出戶,父為節級兒抄簿。
一年兩度請官衣,每月請米一石五。
小兒作軍送文字,旬日一輪怨辛苦。
|
|
促促詞解釋: 《促促詞》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促促復促促,東家歡欲歌,
西家悲欲哭。丈夫力耕長忍饑,
老婦勤織長無衣。東家鋪兵不出戶,
父為節級兒抄簿。一年兩度請官衣,
每月請米一石五。小兒作軍送文字,
旬日一輪怨辛苦。
詩意:
《促促詞》描繪了一幅宋代農民生活的圖景。詩中通過對比東家和西家的情景,展現了農民的艱辛和辛勤勞作。東家快樂地歌唱,西家悲傷地哭泣。丈夫們艱苦勞作,忍受饑餓,而老婦人辛勤地織布卻沒有足夠的衣物穿。東家的鋪兵不出門,父親為了兒子的功課而忙碌。他們每年只能請官府兩次補助衣物,每個月只能請來一石五斗的米糧。小孩子們充當軍隊的信使,每十天才能回家一次,他們怨恨艱辛的辛苦。
賞析:
《促促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宋代農民的艱辛生活。通過對東家和西家的對比,詩人展示了農民的歡樂與悲傷,生活的辛苦與不易。詩中的促促復促促的描寫,表達了農民們勞作的匆忙和不斷重復的辛勞。東家歡欲歌、西家悲欲哭,反映了農民生活的起伏和辛酸。詩人通過描寫丈夫耕作和老婦織布的情景,凸顯了農民對于食物和衣物的渴望與努力。東家鋪兵不出戶,父親為兒子的教育而辛苦,呈現了農民對于子女前途的期許和付出。詩中還提到了農民每年兩度請官衣、每月請米一石五的困境,以及小兒作軍送文字的辛苦和不易。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刻畫了農民的艱辛與不易,在表現農民生活的同時,也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和貧富差距,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