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東寶山僧舍 / 作者:徐照 |
捫蘿上才絕,移舟泊前灘。
火云滿行路,剝啄敲柴關。
脫裳掛木杪,喘汗如漿翻。
主人喜客來,笑話生春溫。
袒裼不我責,我息方已安。
自拾落地薪,煮茗當杯盤。
臥石平如床,上有樹影繁。
清風吹骨毛,蟄熱鄙炎官。
佳禽不自匿,靜處故相喧。
竟日忘渴饑,山水秀堪餐。
挽卻世上心,世上多憂煩。
|
|
登東寶山僧舍解釋: 《登東寶山僧舍》描述了作者在東寶山僧舍的一段經歷。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捫蘿上才絕,
移舟泊前灘。
火云滿行路,
剝啄敲柴關。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登上東寶山僧舍的情景。他輕輕觸摸著蘿藦(一種植物)攀爬而上,移動舟只停泊在前灘。整個行程被火云所包圍,他剝去啄食柴門的鳥類的啄吃的痕跡。
脫裳掛木杪,
喘汗如漿翻。
主人喜客來,
笑話生春溫。
他脫下衣裳掛在樹梢,汗水如漿涌動。主人歡喜迎接客人的到來,笑語中流露出春天的溫暖。
袒裼不我責,
我息方已安。
自拾落地薪,
煮茗當杯盤。
主人并未責備我袒露上身,我已經感到平靜。我自己撿拾地上的柴薪,煮茶用作杯盤。
臥石平如床,
上有樹影繁。
清風吹骨毛,
蟄熱鄙炎官。
躺在平坦的石頭上,上面有繁密的樹影。清風吹拂著我的皮膚,消散著炎熱和壓抑。
佳禽不自匿,
靜處故相喧。
竟日忘渴饑,
山水秀堪餐。
美麗的鳥兒不再躲藏,安靜之處反而喧鬧起來。整日里,我忘卻了渴望和饑餓,山水的美景足以滿足我的心靈需求。
挽卻世上心,
世上多憂煩。
丟掉世俗的心思,世間的煩惱太多。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登上東寶山僧舍的場景,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追求心靈寧靜的渴望。作者將自己融入山水之間,摒棄俗世的憂煩,與自然相融合,體驗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整首詩詞以清新自然的筆觸,展現了宋代文人的隱逸情懷和對自然的向往,同時也倡導了一種超越世俗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