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哺歌 / 作者:徐照 |
唐翁釣魚至黃哺,不得魚兒得魚母。
廿里返家急烹煮,魚能脫命刀與砧。
掉入碧潯千尺深,半無鱗鬣眼血侵。
黃哺黃哺又有一漁父,魚兮魚兮復遭禍。
為魚猶或為兒苦,死兮生兮不離兒處所。
|
|
黃哺歌解釋: 《黃哺歌》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唐翁釣魚至黃哺,
不得魚兒得魚母。
廿里返家急烹煮,
魚能脫命刀與砧。
掉入碧潯千尺深,
半無鱗鬣眼血侵。
黃哺黃哺又有一漁父,
魚兮魚兮復遭禍。
為魚猶或為兒苦,
死兮生兮不離兒處所。
詩意和賞析:
《黃哺歌》描繪了一個漁父的遭遇。漁父在黃哺地方釣魚,但卻只捕獲到魚的母親,而無法得到魚兒。他急匆匆地趕回家,迫切地將魚烹煮,魚卻能逃脫死亡的命運,躲過刀和砧板。接著,魚掉入了一片深不見底的水潭,身上的鱗片被劃破,眼睛被鮮血侵染。然后,詩中提到了另一個漁父,他同樣遭遇了不幸,漁父為了魚或是為了自己的兒女而痛苦。盡管死亡和生命的糾葛,但他始終不離兒女所在的地方。
這首詩詞以漁父的經歷為主線,通過對漁父與魚之間的關系的描繪,展現了生死、親情以及命運的復雜交織。詩中的黃哺地方象征著一個險惡的環境,漁父與魚之間的斗爭和糾葛則反映了人與命運的對抗。漁父為了生存而捕魚,但他并不是冷酷無情的,他為魚兒的遭遇感到痛苦,同時也為自己的兒女擔憂。無論是生還是死,他都不離兒女所在的地方,體現了親情的偉大和堅守的精神。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哲理,通過對漁父與魚之間的對比,凸顯了人類與命運的對抗和親情的偉大。這首詩詞通過寥寥數語,勾勒出生死與親情的深刻意蘊,給人以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