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畏虎 / 作者:徐照 |
侯門無羆虎,進者何趑趄。
主人畏客來,有甚虎與羆。
彼此情不安,逢迎反憂悲。
我愛由上翁,面有無求姿。
不怨春作苦,聯以歲晚期。
藜藿如羊棗,豆粟兼晨炊。
西風作霜晴,曉寒起呼兒。
大兒收橡實,小兒拾松枝。
無墳當自求,勿用他人為。
|
|
畏虎解釋: 《畏虎》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主人對客人的畏懼和擔憂之情,同時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獨立追求。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種寓言的方式表達了主人對客人的畏懼和不安。主人所處的侯門之中沒有真正的虎和羆(一種豹子),然而,即使面對客人的到來,主人也感到膽怯和憂慮,仿佛真有虎和羆在跳躍威脅。這種情緒的交流使彼此都感到不安和悲傷。然而,作者自己卻不同,他欣賞自然之美,面對世事從容不迫,不追求外在的華麗和功名。他不抱怨春天的艱辛,而是將歲月的晚期與之相聯系。作者通過描繪農村的田園景象,展現了樸素而美好的生活。
賞析:
《畏虎》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主人對客人的畏懼和對自然的熱愛。通過虎和羆的意象,詩中展示了人們在面對未知和陌生時的心理狀態。主人的擔憂和不安反映了人們在面對陌生環境和人際關系時常常產生的焦慮和緊張。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者的態度,他不追求功名富貴,而是享受田園生活的寧靜和自由。詩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如藜藿、羊棗、豆粟,以及西風作霜晴、曉寒起呼兒等細膩的描寫,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覺。作者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自己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獨立自主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主人和作者不同態度的對比,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內心的不安。同時,詩中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贊美,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詞在簡潔明快的語言中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心態,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