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夕 / 作者:徐照 |
中夕獨依依,閑行未掩扉。
水邊山出月,松上雨沾衣。
棹響初如近,螢光漸欲稀。
不甘塵內事,長與此心違。
|
|
中夕解釋: 《中夕》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在夜晚的時候,獨自在室外散步,心境閑適而留戀。詩中描繪了水邊的山巒映襯著明亮的月光,松樹上的雨水沾濕了詩人的衣袖。船槳的聲音初次聽來仿佛近在咫尺,而螢火蟲的光芒漸漸稀疏。然而,詩人并不愿意被塵世的瑣事所困擾,長時間與這種心境背道而馳。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詩人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追求自由的情感。夜晚的寧靜和幽美的自然景色烘托出詩人的情感,他在獨處時感受到了與世隔絕的自由與寧靜。詩人在繁忙紛擾的塵世中,不愿沉迷其中,而是選擇與塵世隔絕,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這首詩詞的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夕獨依依,
在深夜獨自徘徊,
閑行未掩扉。
漫步時心情悠閑自在,尚未歸家。
水邊山出月,
山巒映襯著明亮的月光,
松上雨沾衣。
松樹上的雨水沾濕了我的衣袖。
棹響初如近,
船槳的聲音初次聽來仿佛近在咫尺,
螢光漸欲稀。
螢火蟲的光芒漸漸稀疏。
不甘塵內事,
我不愿沉迷于塵世的瑣事,
長與此心違。
長時間與這種心境背道而馳。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傳遞了詩人對自由和寧靜的追求。夜晚的安靜和美麗的自然景色,與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追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選擇獨自散步,遠離喧囂的塵世,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由。他不愿受到塵世的紛擾和束縛,對于那些瑣碎的事物,他抱有一種不甘心的態度,寧愿與自己內心的追求相違背,也不愿被塵世所困擾。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創造了一種寧靜、自由的意境。詩人通過與自然的交融,表達了對塵世的超脫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給人以思考和啟示。同時,詩詞也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對自然美和心靈自由的熱愛,詩中所描繪的景物與情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富有詩意和意境的畫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