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中奉酬翁卷 / 作者:徐照 |
已畢林中事,云煙隔暮城。
古松知鶴老,沙水見魚行。
坐形生影,窮吟谷應聲。
嗜茶因識譜,尋藥忽遺名。
日吉期蜂分,山晴放犢耕。
喜幽從地僻,不學負時清。
緣薺同家食,披藤發野情。
松廬極鄰并,歸計幾時成。
|
|
林中奉酬翁卷解釋: 《林中奉酬翁卷》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已經完成林中的事務,云煙遮住了暮色中的城池。古松知曉白鶴的年紀,沙水見證了魚兒的行動。坐下來,形成了身影,吟唱在山谷中回響。因為對茶的癡迷而認識了樂譜,尋找藥物時卻意外地失去了名聲。在日光明媚的日子里期待著蜜蜂的分飛,山間晴朗的天氣里,放牧著小牛耕作。喜歡幽靜,追隨大自然的節奏,不學他人負擔著時代的清規戒律。因為有共同的喜好,與友人一起分享野外的食物,披草帶藤,散發著野性的情趣。松廬與鄰居緊鄰而居,何時才能實現回歸的計劃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林中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詩中的林中景物和自然元素,如云煙、古松、沙水、魚行和山晴等,都象征著寧靜、古老和自然的美好,與現實世界的喧囂和煩憂形成鮮明的對比。
詩人在林中坐下,形成了自己的身影,吟唱自己的歌聲,表達了對自我的尋找和自我實現的渴望。同時,詩人通過茶和樂譜的描寫,體現了對藝術和精神追求的態度。他對茶有著深厚的情感,將其視為生活中的享受和心靈的滋養;而樂譜則代表了詩人對音樂和美的追求。
詩中還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他欣賞山間的寧靜和幽靜之美,不愿追隨時代的潮流和繁忙,堅持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清凈。同時,詩人與友人共同分享野外食物,披草帶藤,展現了友誼和自由的生活態度。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歸家的思念和期待。他的松廬與鄰居緊鄰而居,但歸家的計劃卻一直未能實現。這種對歸屬和安寧的向往,與整首詩所表達的自由和寧靜的情感相呼應。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林中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元素和表達個人情感,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藝術和寧靜生活的追求。它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同時也呼應了讀者對自然和內心世界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