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信州祥符寺 / 作者:徐照 |
冰脂清絕地,誰擬此身來。
寺古逢僧老,山高見水囘,巖菲寒未拆,風靄復難開。
塔下看碑石,因尋跨鶴臺。
|
|
題信州祥符寺解釋: 《題信州祥符寺》是宋代徐照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繪寺廟和自然景觀為主題,通過獨特的意象和形象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思考與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
冰脂清絕地,誰擬此身來。
寺古逢僧老,山高見水回。
巖菲寒未拆,風靄復難開。
塔下看碑石,因尋跨鶴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詩人游覽信州祥符寺為背景,通過對寺廟和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人生、自然和歷史的思考。
首句“冰脂清絕地,誰擬此身來”,以冰脂之潔凈來形容祥符寺的地勢,表達了詩人對這片純凈地的贊美。作者詢問誰能擬造出如此美好的身世,暗示了作者對這樣的境界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寺古逢僧老,山高見水回”,描繪了寺廟的古老和僧人的存在,山峰高聳,水流回旋,展現出山水之間的和諧與交融。通過寺廟和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歷史和傳統的敬仰,以及對自然與人文之間和諧共生的思考。
接下來的兩句“巖菲寒未拆,風靄復難開”,通過描繪山巖蒼涼、風靄迷蒙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沉淀和歲月的積淀。巖菲寒未拆,意味著山巖的荒涼和未被人破壞,風靄復難開,意味著景色的朦朧和難以完全展現。這里詩人借景抒發(fā)了對自然景觀的敬畏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人類文明對自然的干預與破壞。
最后兩句“塔下看碑石,因尋跨鶴臺”,詩人提到在塔下觀看碑石,因為尋找跨越鶴臺(指寺廟的高臺)的方法。這里詩人通過觀察碑石,尋找歷史的痕跡和文化的積淀,以尋求超越塵世的境界。同時,跨鶴臺也可以理解為超越塵俗的心境和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標。
整首詩以祥符寺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古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純凈與古老的向往,對自然與文化的敬畏,以及對追求卓越和超越塵世的追求。這首詩詞以簡練而意境深遠的語言,展示了徐照在宋代文學中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精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