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觀公不遇 / 作者:徐照 |
臥犬聞人出,門當青櫟林。
固知多不在,自欲遠相尋。
宵短余香印,林疎出磬音。
昨來曾寄茗,應念苦吟心。
|
|
訪觀公不遇解釋: 《訪觀公不遇》是宋代徐照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臥在家中的犬聽到有人出門,
門外是一片青翠的櫟樹林。
我明白他通常不在家,
但我希望能與他相見。
夜晚很短暫,香氣殘留,
樹林中傳來清脆的磬聲。
昨天他曾寄來茶葉,
想必他也記掛著我苦吟的心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徐照訪問觀公(可能是一位友人或官員)的心情和遭遇。詩人躺在家中,聽到有人出門,門外是一片翠綠的樹林。他知道觀公經常不在家,但他渴望能與他相見。夜晚很短暫,只留下一絲香氣,樹林中傳來清脆的磬聲。徐照曾收到觀公寄來的茶葉,這說明觀公也在思念著他苦苦吟唱的心情。
賞析:
《訪觀公不遇》表達了徐照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犬的出現增加了一絲趣味,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在家中的孤寂。青櫟林的描繪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與詩人內心的期待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人明白觀公經常不在家,然而他仍然渴望與他相見,展現了詩人真摯的情感和友誼之深。夜晚短暫的描寫傳達了時間的匆忙,香氣殘留和林中的磬聲則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氛圍。最后,詩人提到觀公曾寄茶給他,表明觀公也在思念著他的心情,這種相互的牽掛使詩中的情感更加豐富和感人。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思念和期待,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溫暖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