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淡巖 / 作者:徐照 |
一石高千尺,惟留一面空。
寸窺橫嶂綠,圓透夕陽紅。
僧定遺人世,猿藏畏雪風。
卻憐黃太史,不至雁山中。
|
|
題淡巖解釋: 《題淡巖》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簡練的筆觸描繪了淡巖的景致,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譯文:
一塊石頭高聳入云,只留下一面空白。
寸步間窺見橫臥的青山,透過石壁映照著夕陽的紅色。
僧人離世后留下了這座山,猿猴躲藏在這里躲避寒冷的風雪。
然而,卻憐惜起黃太史來,他未曾來到這雁山之中。
詩意:
《題淡巖》通過描繪一塊高聳入云的石頭,表達了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贊美。這塊石頭頂部空白,給人以無限遐想和想象的空間。詩人通過石壁之間的窺視,欣賞到遙遠的青山和夕陽的美麗景色,展示了人與自然的交融與共生。詩中提到僧人和猿猴,暗示著人類對自然的依存和畏懼。最后,詩人憐惜起了黃太史,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思念和敬意,同時也意味著自己未能親臨此地的遺憾之情。
賞析:
《題淡巖》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勾勒出山水的壯麗景色,展示了自然的恢弘和人類的微小。通過對石頭、青山、夕陽等元素的描繪,詩人創造了一種壯美、寂靜、安寧的意境。石頭高聳入云,給人以巨大的壓迫感,而頂部的空白則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通過寸步間的窺視,詩人將大自然的美景展現在讀者面前,使人仿佛親臨其境。詩中的僧人和猿猴則象征著對自然的敬畏和依存,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最后,黃太史的提及,則給詩篇增添了一絲遺憾和思念之情,使整首詩更具情感共鳴。
《題淡巖》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具象的描寫,將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融為一體,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它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深思,傳遞了一種對宏大自然的敬畏和對歷史人物的懷念之情。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豐富的內涵,成為宋代山水詩的佳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