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劉孝若野步 / 作者:徐照 |
杖屨相隨步野田,坐臨階石和詩篇。
要看隔水人家菊,試借系門漁父船。
且緩歸情知有月,不生酒興為無錢。
寒來莫問家中事,才得身閑即是仙。
|
|
同劉孝若野步解釋: 《同劉孝若野步》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杖屨相隨步野田,
坐臨階石和詩篇。
要看隔水人家菊,
試借系門漁父船。
且緩歸情知有月,
不生酒興為無錢。
寒來莫問家中事,
才得身閑即是仙。
【中文譯文】
手扶拐杖,腳踏木履,相互陪伴著走在田野間,
坐在臺階上,靜靜地吟詩寫作品。
想要看一看隔水對岸的人家里的菊花,
試著借用門前系著的漁父的船。
暫時放下憂慮,感受心靈的寧靜,體會月光的美麗,
不需要酒的陶醉,因為沒有金錢購買。
寒冷來臨時,不要問我關于家中的事情,
只要擁有自由的身心,即使在塵世也如仙人一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詩人與同伴在田野間漫步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思考,傳達了對自然、對人生的感悟。
詩人手扶拐杖,腳踏木履,與伙伴一同在野田間徜徉。他們找到一塊石頭坐下,靜靜地思索并創作詩篇。這種與大自然的親近,與朋友的分享,讓他們感受到心靈的寧靜和滿足。
詩人還提到了對隔水對岸人家里的菊花的渴望,想借用漁父的船去觀賞。這表達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喜愛自然的態度。他們希望通過與自然的互動,以及欣賞花草樹木,尋找到內心的寧靜和愉悅。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放下煩惱,靜心欣賞月光之美的愿望。他不需要酒來陶醉,因為金錢無法購買內心的滿足和寧靜。他希望在世俗的困擾之外,保持自由的心靈狀態,體驗超脫塵世的境界。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對自由、寧靜、美的追求。通過與大自然的親近和舒緩的心態,詩人希望尋找到心靈的滿足和超越塵世的境界,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寧靜。這種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是宋代文人士人追求閑適自在、遠離紛擾的一種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