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金門 / 作者:呂勝己 |
嗟久客。
又見他鄉寒食。
流水斷橋春寂寂。
孤村煙火息。
白去紅飛無跡。
千樹總成新碧。
醉里傷春愁似織。
東風欺酒力。
|
|
謁金門解釋: 《謁金門》是宋代呂勝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嗟久客。又見他鄉寒食。
流水斷橋春寂寂。
孤村煙火息。
白去紅飛無跡。
千樹總成新碧。
醉里傷春愁似織。
東風欺酒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久居他鄉的人在寒食節時思念故鄉的情景。詩人首先感嘆自己身為旅客已經漂泊久遠,又一次經歷了他鄉的寒食時節。在詩中,他描述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流水下的斷橋,春天的寧靜與孤寂,孤村中煙火的熄滅。紅色的春花已經凋零,白色的柳絮在風中飛舞,千樹已經抽出新的翠綠。詩人陶醉在酒中,卻感到愁緒如織,傷春的憂愁在醉酒中更加深沉。東風在欺騙著飲酒者的力量。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寒食時節的凄涼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離鄉客的同情。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清明節前一天,人們會祭祖、掃墓,同時也是寒食禁火的日子。詩人通過描繪流水下的斷橋和孤寂的鄉村,表現了自己身處異鄉的孤獨和無依。他對紅花凋零和白柳飛舞的描寫,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春天的渴望和對逝去歲月的感慨。詩人在醉酒中感到愁緒紛至沓來,東風欺騙飲酒者的形象,則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
整首詩詞以凄涼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繪了旅客離鄉異國的心境,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流離失所者的同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構建,傳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思考,展現了宋代詩人呂勝己獨特的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