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鵲橋仙(乙巳第四次雪) / 作者:呂勝己 |
銀花千里,玉階三尺,遠近高低一色。
天公今歲被詩催,特地放、冬前四白。
梅梢竹外,頻頻輕撼,嫌亂瑤芳素質。
耐寒相對不勝清,氈帳底、偎紅未得。
|
|
鵲橋仙(乙巳第四次雪)解釋: 《鵲橋仙(乙巳第四次雪)》是宋代呂勝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銀花千里,玉階三尺,遠近高低一色。
天公今歲被詩催,特地放、冬前四白。
梅梢竹外,頻頻輕撼,嫌亂瑤芳素質。
耐寒相對不勝清,氈帳底、偎紅未得。
詩意:
詩詞以描繪雪景為主題,表達了冬天的美麗和清寒。詩人通過形容銀花遍布千里,玉階上積雪高達三尺,無論遠近高低,都呈現出一片潔白的景象。天公(指天上的神明)今年被詩文所感動,特意提前下了四次白雪。梅樹梢上和竹外的雪花頻頻輕輕搖動,似乎對那瑤芳(指梅花)的純潔品質有所不滿。雖然能夠與嚴寒相對抗,但在氈帳下,紅色的梅花還沒有完全綻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冬天的雪景,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細致的觀察力。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得雪的純潔和美麗得以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首先,通過描述銀花千里、玉階三尺,詩人創造了一個廣闊而高聳的雪景圖景,展示了冬天的壯麗景象。遠近高低一色的描寫表明雪覆蓋了一切,給人以純潔的感覺。
其次,詩人將雪的降臨與詩文的力量聯系起來,通過天公被詩催,特地提前下雪的描寫,暗示了詩人認為詩歌的力量能夠感動神明,改變自然的規律。
然后,詩人通過描繪梅樹梢上和竹外的雪花頻頻搖動的情景,以及對瑤芳素質的嫌亂,表達了對梅花純潔品質的期待。詩人把梅花比作瑤芳,認為它應該更加清雅、高潔,而雪花的輕輕搖動則暗示了梅花還沒有完全綻放,還未展現出完美的姿態。
最后,詩人以氈帳底下的紅色梅花未得偎紅來結束詩詞。紅色的梅花象征著熱情和溫暖,而詩中的偎紅則表達了對溫暖的渴望。這句詩暗示了盡管梅花能夠抵御嚴寒,但它仍然需要溫暖的環境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情感的表達,展示了冬天雪景的美麗和純潔,以及詩人對自然和人文之間的關系的思考。通過對雪花、梅花等形象的運用,詩人表達了對純潔、高雅和溫暖的追求,同時也展現了對詩文的崇敬和對詩歌力量的信仰。這首詩詞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