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城南書院餞別張南軒赴闕奏事知嚴州呂勝己) / 作者:呂勝己 |
竹樹蕭蕭屋數椽。
平湖漫漫納通川。
有時竹杖芒鞋至,醉著山光水色間。
成小隱,未經年。
功名夷路穩加鞭。
逢時且數中書考,他日還尋獨樂園。
|
|
鷓鴣天(城南書院餞別張南軒赴闕奏事知嚴州呂勝己)解釋: 《鷓鴣天(城南書院餞別張南軒赴闕奏事知嚴州呂勝己)》是宋代呂勝己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樹蕭蕭屋數椽。
平湖漫漫納通川。
有時竹杖芒鞋至,
醉著山光水色間。
成小隱,未經年。
功名夷路穩加鞭。
逢時且數中書考,
他日還尋獨樂園。
詩意:
這首詩以呂勝己自己的離別為背景,描繪了他離開城南書院去嚴州奏事的場景。詩中表達了對過去離別時的景象的回憶,以及對未來行程的期待和對個人境遇的思考。呂勝己自稱為"成小隱",意味著他以隱士的身份生活,追求個人的寧靜和自由,而非追逐功名利祿。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情景和個人追求的理想。通過描寫竹樹蕭蕭、屋梁稀疏的景象,表達了離別時的凄涼之感。平湖廣闊無垠,代表著未來的道路,廣闊而充滿了未知的可能。詩中提到有時竹杖芒鞋至,醉著山光水色間,表現了在離別后的旅途中,作者逢山開心,遇水陶醉,追求自然景色的美妙。呂勝己自稱"成小隱",表明他追求隱逸的生活,不追求功名和地位,而是追求個人的自在和快樂。他在詩中提到功名夷路穩加鞭,表示他在追求隱逸生活的過程中,不會因功名而停下腳步。最后兩句詩"逢時且數中書考,他日還尋獨樂園",表達了他對時機的珍惜和對未來的向往,暗示他將在未來尋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整首詩以簡練、優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考和對個人理想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對功名的態度,展示了呂勝己獨特的人生追求和價值觀。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傳達出一種追求自由、追求內心寧靜的隱逸情懷,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們對自然和個人境遇的追求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