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夜與趙鼎臣狄端叔月下聯句 / 作者:楊適 |
詩見趙鼎臣二。
|
|
中秋夜與趙鼎臣狄端叔月下聯句解釋: 中秋夜與趙鼎臣狄端叔月下聯句
銀輪拂地影霜濃,幾處人家道靜通。
桂枝懶解唱春曲,玉露無情暗滴紅。
加愛眠猶露涼,秋風吹生恨思長。
問舟何處無輕霧,共作中秋弄夜光。
中文譯文:
明亮的月輪拂過大地,映照出濃厚的霜。
幾處人家街道靜悄悄,不發一絲聲音。
桂枝懶得唱春曲,玉露無情地暗紅滴。
夜深人靜,躺下睡眠仍感涼意縈繞,
秋風吹過,帶來悠長的思戀之情。
船行何處不見輕霧,共同譜寫中秋夜的明亮光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楊適在中秋夜與趙鼎臣狄端叔一起對賦詩的聯句。整首詩以描繪中秋夜景色為主題,一方面展現了中秋夜的安寧與寧靜,另一方面則抒發了作者對秋天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中以銀輪、霜、人家、道靜作為描繪中秋夜景色的要素。銀輪拂地影霜濃,表達了月光的明亮潔白和夜晚的靜謐,而幾處人家道靜通則強化了夜晚的寧靜氛圍,通過這種表達手法,使讀者仿佛置身月下,感受到了中秋夜的寧靜之美。
其次,詩中也透露著對秋天和自然景物的思念之情。桂枝懶解唱春曲,玉露無情暗滴紅,這兩句表達了桂樹不再唱春之曲,玉露紛紛滴落,傳遞出秋天的凄涼感。作者在夜晚感受到涼意,似乎睡覺也無法擺脫秋的氣息,增加了對此的思念。
最后,詩中以問舟何處無輕霧,共作中秋弄夜光作為結尾,以鏡頭切換的方式將思念由自然景物轉移到人與人之間。問舟何處無輕霧表達了船行至何處都有輕霧籠罩,暗示了分別與思念之情;共作中秋弄夜光則意味著作者與趙鼎臣狄端叔在中秋夜一同賦詩,以月光為背景,共同創造出一種詩意與美感。
整首詩字數較少,意境清新,通過對中秋夜景色的描繪和對秋天的思念之情的表達,將讀者拉入了一個寧靜、凄涼而又美麗的中秋夜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