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九日作) / 作者:姚述堯 |
山城秋好,正西風淅淅,登高時候。
杖倚徘徊凝望處,翠疊萬山如繡。
云繞禾場,烽沈戎馬,田野歡聲湊。
琴堂無事,何妨同泛香溜。
況有庭下黃花,遍河陽、盡把金錢鋪就。
一坐簪纓譚笑里,塵脫風生清晝。
飲罷龍山,詩成彭澤,灝氣森星斗。
醉歸凝佇,美人時炷金獸。
老杜九日詩:“萬國皆戎馬,酣歌淚欲垂。
”
|
|
念奴嬌(九日作)解釋: 《念奴嬌(九日作)》是宋代姚述堯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城秋景美好,西風吹拂著,登高時光。
我拄著拐杖徘徊凝望的地方,青翠的山巒如同繡品疊疊疊。
云繞在禾場上,戰火漸息,田野傳來歡聲喧囂。
琴堂無事,何妨一同泛舟于香溜之上。
況且庭院里黃花盛開,遍布在河陽,金錢鋪滿了地面。
坐下來談笑風生,塵埃消散,清晨明媚。
喝過龍山的酒,寫成彭澤之詩,氣勢磅礴,星斗璀璨。
醉醺醺地回家凝視,美人時而點燃金色香爐。
老杜在九月寫下了詩:“萬國皆有戰爭,酣暢歌唱淚水難禁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山城的景色和情景,展現了作者登高遠眺的情感與感受。首先,詩中描繪了山城秋景的美好,以及微風吹拂的聲音和清新的氛圍。接著,作者使用了拄杖徘徊凝望的意象,表達了他對美景的欣賞和思考。山巒如繡的描寫形象生動,給人以美好的視覺享受。
在描繪山景之后,詩中轉入田野和禾場的描寫,暗示著戰爭的結束和人們的歡聲笑語。這里展示了田園生活的喜悅和平和的氛圍,與前面山城的景色形成鮮明對比。琴堂無事,作者提出了一種閑適自在的心境,無拘無束地泛舟于香溜之上,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享受和寧靜。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庭院里盛開的黃花,以及金錢鋪滿的景象,這暗示著財富和繁榮。作者坐下來與人談笑風生,塵埃消散,清晨明媚,展現了愉快輕松的氛圍。喝過龍山的酒,寫下彭澤之詩,表達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創作的興奮與氣勢。
最后,詩中出現了美人點燃金色香爐的意象,暗示著詩人與美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與陶醉。這里與老杜的九月詩相呼應,表達了對戰爭和痛苦的思索和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山城秋景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美景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戰爭和痛苦的思考和感慨。同時,通過描寫人們的歡聲笑語和財富繁榮的景象,傳遞了一種喜悅和輕松的氛息,以及對生活的享受和追求。整首詩詞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悟和表達,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