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送使君劉顯謨歸三衢) / 作者:姚述堯 |
憶昨曾將明使指,軺車踏遍東城。
重來游戲擁雙旌。
江山皆故部,英俊盡門生。
(時坐客預門生者六>(br>杖策翩然歸去也,送行滿坐簪纓。
尊前雨淚不勝情。
曲終人散后,江上數峰青。
|
|
臨江仙(送使君劉顯謨歸三衢)解釋: 《臨江仙(送使君劉顯謨歸三衢)》是宋代姚述堯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昨曾將明使指,軺車踏遍東城。
重來游戲擁雙旌,江山皆故部,英俊盡門生。
時坐客預門生者六,杖策翩然歸去也。
送行滿坐簪纓,尊前雨淚不勝情。
曲終人散后,江上數峰青。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姚述堯送別使臣劉顯謨歸鄉的情景。詩人回憶起過去曾經陪同劉顯謨游覽東城,現在他們再次相聚,慶祝劉顯謨的歸來。江山依然熟悉,而曾經的門生們也都成為了杰出的人物。六位預計成為門生的客人,高興地舉杖相送。在劉顯謨離開時,座上的賓客們都佩戴著華麗的帽飾,而詩人則感到悲傷,淚水止不住地流淌。音樂曲調結束后,人們分散離去,只剩下江上青蔥的山峰。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送別場景,表達了深情厚意和離別之情。詩人以平實的語言,抒發了對劉顯謨的敬意和友情。詩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如軺車、雙旌、門生等,增加了詩詞的韻味和畫面感。詩人通過描寫賓客們座上的簪纓和自己眼中的淚水,巧妙地表達了內心的感慨和離別之痛。最后,詩人以江上的山峰為結尾,給人一種離別后留下的靜謐和思念之感。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潔,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離別的傷感和思念之情。它讓讀者在感受離別的苦痛同時,也能感受到友情和對美好時光的回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