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中送僧還舊山 / 作者:王野 |
折柳插瓶溪水灣,此方緣盡又思還。
春花乞食云門寺,秋葉翻經瓦屋山。
云起珠林封舊跡,月臨寶地憶慈顏。
知君身似旃檀樹,已去留香梵宇間。
|
|
越中送僧還舊山解釋: 這首詩詞是明代王野所作,《越中送僧還舊山》。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折柳插瓶溪水灣,
此方緣盡又思還。
春花乞食云門寺,
秋葉翻經瓦屋山。
云起珠林封舊跡,
月臨寶地憶慈顏。
知君身似旃檀樹,
已去留香梵宇間。
譯文:
折下柳枝插在瓶中,溪水蜿蜒流入灣口,
在這里的緣分已盡,我又想回到故山。
春天的花朵行乞食在云門寺,
秋天的葉子翻飛在瓦屋山間。
云起時封住了舊時的足跡,
月亮照耀著寶地,讓我懷念慈祥的容顏。
我知道你的身姿像旃檀樹一樣高貴,
你已經離去,留下香氣在梵宇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僧人返回故山的情景,并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寺廟的意象,通過描寫柳枝插在瓶中、溪水流入灣口,以及春花乞食、秋葉翻飛等場景,展現了離別的凄涼和對歸鄉的期盼之情。
詩中提到的云門寺是一個佛教寺廟,這里象征著僧侶的歸宿和精神寄托。詩人將春花乞食、秋葉翻飛等景象與寺廟聯系在一起,傳遞了對友人回歸佛門的祝愿和對佛教信仰的敬重之情。
詩中還有珠林、寶地、梵宇等詞語,展示了高貴、神圣的意象,進一步加強了對友人的贊美和思念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高尚品質的贊賞,將友人比作旃檀樹,旃檀樹有香氣,即使離去,仍能在梵宇中留下持久的香味。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自然景物和宗教意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友人高尚品質的贊美。同時,詩人也通過對自然和宗教的描繪,彰顯了人與自然、人與宗教的緊密聯系,傳遞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生的追求。 |
|